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NEWS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法治护航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5 09:02:00点击:131

法治护航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律师视角解读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在2025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作为民建会员的江苏锦典律师事务所徐兴春主任结合法律服务的实践,从法治保障、政策落实及企业服务三个纬度对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解读。 

一、法治保障:为民营经济注入“定心丸”   

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加速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立法进程。这部中国首部民营经济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从立法动议到草案出台仅用一年时间,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决心。作为律师,我认为该法可以将产权保护、市场公平、政策稳定等作为重点:

1、产权保护与市场公平:明确民营企业财产权、经营自主权的法律边界,防止行政权力不当干预。例如,草案应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破除各类隐性壁垒力度。

2、政策稳定性与可预期性:通过立法固化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避免“运动式”治理对企业经营的冲击。律师需帮助企业理解法律与政策的衔接,防范合规风险。        

二、政策落实:律师的桥梁作用

座谈会强调“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点领域”,国家发改委也即将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律师应成为政策落地的“翻译者”与“推动者”:   

1、政策解读与合规指引:针对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参会企业代表如比亚迪、韦尔股份、宇树科技等均属此类),需结合行业特性梳理政策红利与合规要求。例如,储能技术企业需关注环保法规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重挑战。  

2、参与地方营商环境优化:如贵州省长顺县通过“顺心办”服务平台提升政务效率,律师可协助地方政府完善招商引资法律框架,同时为企业提供属地化合规建议。在东海县两会期间,作为委员的本人曾多次提交过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提案。

三、企业服务:从风险防范到价值创造

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已从传统诉讼代理转向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律师需在以下领域深化服务:

1、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保护: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核心技术壁垒。律师应帮助企业构建专利布局、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并通过技术入股、许可协议等模式实现成果转化。  

2、公司治理与股权架构设计:许多民营企业面临代际传承问题,需通过家族信托、股权激励等工具完善治理结构。例如,新希望集团从农业跨界至金融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科学的股权设计。

3、争议解决与危机应对:在反垄断、数据安全等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律师需提前介入企业合规体系建设,避免因行政处罚或诉讼影响经营。

四、律师的自我革新:专业化与跨界融合

座谈会中企业家背景的多样性(如跨学科的技术专家与管理者)启示我们:律师需突破传统法律服务的局限:

行业深耕: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国家重点领域,掌握行业技术逻辑与商业模式,提供“法律+产业”的定制化服务。   

2、跨领域协作:与会计师、税务师、技术专家合作,为企业提供并购重组、跨境投资等综合解决方案。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国家对民营经济的“信心喊话”,更是一次法治化进程的里程碑。作为律师,我们既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也是企业发展的护航者。未来,唯有以更专业的服务、更前瞻的视野,才能助力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崛起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徐兴春  民建连云港市委会农业一支部会员、江苏锦典律师事务所主任、东海县政协常委)